
4月28日上午,国家级人才、南开大学李坤望教授应经济学院邀请,在学院一楼院史馆开展了题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主要量化贸易模型”的学术讲座。经济学院部分师生到场聆听,讲座由经济学院执行院长郑展鹏主持。
讲座中,李坤望以深厚的学术积淀,系统地梳理了国际贸易理论跨越百年的演进历程。从经典的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比较优势理论”,到突破传统思维、强调规模经济效应的“新贸易理论”,再到聚焦微观层面企业异质性的“新新贸易理论”,李坤望以生动形象的理论图谱,清晰揭示了国际贸易理论从宏观国家层面逐步深入到企业微观决策的演化过程。尤其在对异质性厂商贸易理论的阐释中,李坤望深入解读了固定出口成本引发的“自我选择效应”,指出高效率企业如何凭借自身优势主动选择进入出口市场,以及贸易自由化如何通过资源的有效再配置提升行业生产率。随后,李坤望聚焦国际贸易领域核心,对 MO 模型、Chaney 模型等量化模型展开重点剖析,生动展示了现代量化工具如何将抽象复杂的理论转化为可验证、可应用的实证研究。
郑展鹏在总结时指出,李坤望以其卓越的学术能力,为在座师生全景式呈现了当代国际贸易研究的完整知识图谱,为师生们理解全球化时代贸易规律打开了全新视角。